谁做好了新渠道中国股票配资网,谁就卖好了高端酒。
撰稿午小哥,全文3800字,读完约需要10分钟。
前不久,啤酒企业半年报公布,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燕京啤酒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营收达到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虽然整体业绩报喜,但具体业绩增速放缓。财报公布后,燕京啤酒的股价周跌幅竟达到了6.94%。随后,华润啤酒也公布半年报,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2.2%,啤酒业务毛利率进一步增长至48.3%,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23.0%,在市场普遍承压下也获得了增长。较之这两者,重庆啤酒的业绩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同为上市企业,重庆啤酒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下降。受现饮渠道疲软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啤酒市场整体收缩,在销售总量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冲击高端产品似乎成了啤酒企业谋求增长的“唯一解”。那么高端化的故事人人讲,火拼高端中国股票配资网,啤酒企业谁能讲好故事?
1
市场低迷中国股票配资网
高端产品成增长关键
中国食品饮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大幅减少了5.7%,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收入下滑的品类。喝啤酒的人群和场景越来越有限,国内啤酒行业早已是存量市场。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2024年国内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这一数据,相较2013年国内高峰时期的5061.5万千升,已经减少了30%左右。市场持续收缩,近几年头部企业的营收均明显受影响。2024年全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收入364.9亿元,同比下降1%;青岛啤酒营业收入321.38亿元,同比下降5.30%;百威亚太总营收62.46亿美元,同比下降8.9%,净利润为 7.5 亿美元,同比下降 14.79%。重庆啤酒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22亿元,同比减少7.03%。低迷持续至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今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下降0.24%;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这是自2015年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其中销售旺季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下降1.84%,净利润同比下降12.6%。2025年上半年百威亚太销量同比减少6.1%,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6%;净利润同比减少24.4%。得益于高端产品卖得好,燕京啤酒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业绩与利润实现双增长,华润啤酒今年上半年也实现了双增长。今年半年报显示,燕京啤酒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增速较去年全年的6.4%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超过去年全年10.56亿元的净利润。逆势中仍能增长,甚至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就超过去年全年,燕京U8这款产品对燕京啤酒来说,可谓居功至伟。燕京U8于2019年年底入市,单价约8至10元,高于经济型啤酒(4至6元),但低于精酿啤酒(15元+),形成“性价比之选”的竞争优势,填补了这两者之间的空白,又通过签约流量艺人,快速打开年轻市场。今年上半年,燕京U8销量同比增长超30%,销量占比由去年的17.4%提升至20%以上,带动燕京啤酒的业务吨价同比提升4.8%,毛利率提高至45.7%,显著拉高公司盈利能力,成为新的增长引擎。同样的,华润啤酒也持续推进高端化,今年上半年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其中,喜力在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同比增长超20%,老雪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销量较去年同期翻倍。高端酒卖得好,华润啤酒的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 2 个百分点至 48.9%。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重庆啤酒的高端产品虽然占比已达到59.6%,但增长几乎停滞,仅同比增长0.04%。
2
火拼高端
渠道是关键
中研普华预计2025年中国啤酒市场规模达3360亿元,未来五年将以4.5%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4200亿元。毫无疑问,未来国内低档啤酒销量将持续收缩,产品结构有望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发展,中高档扩容潜力大。因此,各个企业注定要在高端市场进行火拼。今年上半年,百威亚太在中国区的啤酒销量同比减少8.2%,净收入下降9.5%,每百升收入下滑1.4%,这与百威的高端渠道疲软有较大关系。一方面,国内酒吧、高端餐饮渠道的疲软对百威、科罗娜、福佳白等品牌销售情况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为首的国产啤酒竞逐高端化,进一步挤压原本属于百威亚太的市场份额。以青岛啤酒的高端产品为例,今年一季报显示,青岛啤酒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约70%提升至72.7%,吨价同比上涨2.5%,直接推动毛利率升至41.64%。其中,“经典1903”单箱毛利提升10%,成为利润贡献主力,今年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6.5%,凭借“复古包装+国潮营销”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然而,国产啤酒竞逐高端化也并非坦途,重庆啤酒的高端化目前已出现瓶颈。对于自家的高端产品嘉士伯、乐堡、1664、红乌苏等,重庆啤酒请来吴磊、范丞丞、付航等明星代言,上半年光销售费用就花出去了13.33亿。但上半年公司高档产品收入52.65 亿元,同比仅增长0.04%,增长近乎停滞。虽然燕京的高端产品增长仍在持续,但增速已经明显放缓。2022年至2024年,燕京啤酒的中高档产品收入分别为76.58亿元、86.79亿元、88.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77%、13.32%、2.15%。在外界看来,燕京增速放缓的原因或是严重依赖单一产品燕京U8导致。2023年,燕京U8的销量增速为超36%,而2024年,燕京U8的销量增速已经放缓至31.40%。想要卖好高端酒,对非现饮渠道的经营已经成为胜败关键。有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民购买酒类产品的线上渠道占比达54.2%,超越线下渠道,这一结构性变化标志着酒类零售生态的根本性重构。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传统渠道收入74.9亿元,仅同比增长6.02%,KA渠道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23.04%,相较之下电商渠道收入1.36亿元,同比增长30.79%。华润啤酒的半年报之所以能超出市场预期,很大程度得益于抓好了即时零售的新渠道。从2020年开始,华润啤酒就陆续与阿里巴巴、美团闪购、京东、饿了么、歪马送酒等平台达成战略合作,2025年上半年线上业务和即时零售业务GMV分别同比增长接近四成和五成。美团闪购近期对外表示,6月以来,该平台冰镇啤酒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130%,其中华润的雪花啤酒在美团闪购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3
高端以外
还有其他解吗?
高端以外,啤酒企业谋增长,还有其他的“解”吗?靠着原有的渠道优势,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都已深度布局非啤饮料。今年年初,燕京啤酒高调推出了子品牌倍斯特汽水,并对外发布接下来将制定“啤酒+汽水”的产业布局,并打算在未来三年内让倍斯特覆盖到爆款单品燕京U8终端数量的80%。在产品设计上,这款汽水的外观和口味都和大窑极为相似,价格甚至比大窑还低,依托燕京啤酒原有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渠道网络,快速实现全国布局,有希望和大窑在正面“硬刚”一下。除倍斯特汽水外,燕京啤酒还布局了饮用水、饮料等市场。财报显示,燕京啤酒饮用水产品包括桶装饮用水和瓶装饮用水,饮料有九龙斋酸梅汤等。然而,距离成为燕京新的增长线,倍斯特汽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天然水收入941.41万元,同比增长21.11%;饮料收入8401.5万元,同比增长98.69%,收入占比仅分别为0.11%和0.97%。今年以来,重庆啤酒也跨界无酒精饮料赛道,推出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电持能量饮料等产品。据重庆啤酒管理层介绍,目前电持能量饮料在新疆地区、天山鲜果庄园汽水在重庆、新疆地区等强势市场积极铺货,动销较为稳定。同样的,尽管天山鲜果庄园橙味汽水在新疆和重庆市场取得一定铺货成果,但新品仍处于市场导入期,消费者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可想而知对整体营收的贡献仍较小。重庆啤酒称,接下来将针对非现饮渠道,着力提升小型超市及松散型便利店的分销效能,并深化与零食折扣店、仓储会员店的战略合作。非啤饮料以外,精酿也是啤酒行业动力较足的新的增长点。中研普华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预计从2022年的14.3万千升增长到2025年的23万千升,复合增长率高达17%,增速超过传统快消啤酒。在精酿赛道,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已经形成一定优势。除了自营的茶啤、果啤、青稞啤酒等特色产品外,华润雪花啤酒今年与歪马送酒达成了业内突破性的自营商品代工合作,共同开发的精酿日销量已突破4万罐。除了经典产品外,青岛啤酒目前也向市场输送了玫瑰红系列果味白啤、藤椒赛松特色香料风味系列和狮壮烈性拉格系列等较有记忆点的精酿产品。市场方面,青岛啤酒也通过电商平台和即时零售渠道拓展非现饮市场,从而很好的缩短新品首发周期,扩大销售势能。同时,华润啤酒也在积极铺展白酒“摘要”品牌,各大品牌也在持续尝试无醇产品的打造。除了卖好高端酒,尝试去寻找谋求业绩增量的其他“解”。总而言之,作为人们开怀畅饮必不可少的快销品,啤酒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仍无其他产品能取代。无论市场需求和销售渠道如何变化,啤酒企业们唯有跟上潮流顺势而为,积极探索不断出新,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下牌桌。
领航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